巧克力脆片
今天看到 jserv 提起了 這件事 我總覺得我高中的表現一直都不亮眼可能跟我總是習慣把所有東西從頭到尾弄懂有關吧。這應該算是從國中自然養成的習慣,反正國中考試內容很少,都還允許我從頭到尾把東西讀完再開始寫練習題。結果到了高中一開始可能還行,但隨著內容逐漸加深加廣,加上我又是特殊班,才高一內容就已經被提前加深加廣,實在不可能每一科都仔細的看完。我總認為題目是用來檢驗學習成果,但是在請教同學怎麼準備之後才發現他們都直接先寫題目才回來查課本或講義內容。在多次華麗的爆炸與驚世駭俗的成績單之後,我也只好乖乖的走上題庫導向 後來上了大學慢慢的又回到了把一件事從頭到尾看懂的習慣,雖然又常常流於看不完的地步,但是成績還算過得去,我這樣也比較舒服,本身也沒在特別追求什麼高分。所以通常我可以很肯定的跟別人說我有看懂的東西過了一段時間後我還可以記得至少八成的內容,稍微喚醒一下記憶可以回復到九成以上 [草稿: 待補充 from mastodon] 。平時我也不太寫課本的練習題,一來是反正我也沒有解答可以參考,二來是我本來就很討厭寫題目,所以我頂多就翻過去看看有什麼看起來我不太會的。 所以回過來看幸好我沒有持續咬著 jserv 提到的「碎片化學習」帶來的甜頭,但感覺現在高中生還是得受一樣的苦難,及便是想好好從頭學的學生,除非是天賦異稟或是時間管理大師不然很難不走向 碎片化學習/題目優先 的方向 :shrug: 可悲